一时间,小米旗下全线手机产品都不得“进入”印度市场,而对于积极谋求“国际化”的小米无疑成为“当头棒喝”。
经过斡旋,该案件提出8天之后,2014年12月16日,印度德里法院授予小米手机“临时许可”,可继续向印度销售基于高通处理器的手机红米1S,不过前提是小米每台设备预缴100印度卢比(当时约合12.69元)于法院提存;而搭载了联发科处理器的红米Note仍然不得销售。
据知情人士透露,搭载高通芯片的小米手机之所以获得解禁,原因在于高通和爱立信之间有授权条款。
而事实也证明,小米在获得解禁的情况下,大力进军印度手机市场,凭借其性价比高的优势,获得了印度市场霸主地位。数据研究机构Canalys调查数据显示,小米在印度连续8个季度出货量排名第一。
爱立信对于这个专利诉讼案件的上次回应还是2015年12月,当时爱立信重申了印度诉讼案强硬的立场,宣称,“这场诉讼仍在进行中,爱立信的立场不变,小米和全球手机厂商一样,需要由我们授权才能使用我们的专利。”
2018年初,双方达成和解。同年6月15日,爱立信中国回应称,与小米的专利诉讼仍在进行中。
2019年10月15日,小米与爱立信握手,结束了为期五年的专利诉讼。
近段时间,达成专利纠纷和解的企业还真不少,2019年10月29日,台积电与格芯(GlobalFoundries)共同宣布将撤销两家公司相互之间的,以及涉及到任何客户的全部诉讼。两家公司均已经同意,就各自在全球范围内的现有半导体专利以及未来十年内将要申请的专利,互相给予对方宽泛的专利有效期交叉许可。两家公司均将持续并大量投入半导体技术的研发。
无论是小米与爱立信握手言和,还是台积电与格芯达成和解,归根到底还是企业有专利技术就有市场竞争的底气,对于企业来说,专利是衡量一个企业创新研发能力和技术实力的一个重要标准,企业都应该重视专利申请和专利研发,庞大的专利数据库是企业开拓海外市场坚实的后盾。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