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入美团的逻辑(一):看清外卖大战的本质 这篇内容,可能会让朋友们看得有点儿割裂,我想从高低两个维度去思考 美团 的价值。高的维度,是战略上的,是宏观上 美团 为...

买入美团的逻辑(一):看清外卖大战的本质 这篇内容,可能会让朋友们看得有点儿割裂,我想从高低两个维度去思考 美团 的价值。高的维度,是战略上的,是宏观上 美团 为...

来源:雪球App,作者: 夏至1987,(https://xueqiu.com/1062170191/343293666)

这篇内容,可能会让朋友们看得有点儿割裂,

我想从高低两个维度去思考美团的价值。

高的维度,是战略上的,是宏观上美团为什么有价值。

低的维度,是在底层细节上的,美团的核心竞争优势,庞大的外卖员队伍是如何运营和管理的。

1、买入美团的核心逻辑营收高速增长,2024年为3376亿,2023年为2767亿,同比增长22%。

利润高速增长,2024年赚了437亿,同比增长88%。

估值低位,只有15倍PE左右(外卖大战影响),如果没有外卖大战影响,今年的利润对应应该只有10倍PE左右。

因为有外卖大战,今年的利润可能是不增长的,无所谓,长期的增长趋势不变。

长期来看,美团利润增长的速度,很容易跟上,或者大幅超过营收增长的速度。

而营收增速,实际来自于未来庞大的即时零售市场(外卖+闪送是核心),确定性很强。

美团的营收未来几年可能扩张为2024年的几倍,这么一个数量级,那么利润也将是几倍的增长。

两个核心逻辑,高频打低频,即时打延时。

~高频打低频:

在互联网领域,高频极其重要。

高频意味着用户习惯,用户粘性,意味着获客难度低,方便拓展其他业务。

这是微信称霸多年的秘诀,微信我们很熟悉,每天用微信,微信游戏和视频号的快速发展也就顺其自然,我也看好腾讯。

而美团走的是另一个高频路线,外卖+闪购,也就是即时零售。

数年以后,我们每个人,中国十几亿人,每天都会像现在打开微信一样自然,每天点开美团一到两次,甚至几次。

美团现在的酒旅业务非常赚钱,就来源于即时零售流量的转化。

而传统的电商,本质是个低频需求,而这个传统电商业务,正在被美团闪购逐渐切走一大部分。

年轻人需要每天点外卖,但不需要每天网购。

年轻人未来会逐渐习惯, 每天点一杯奶茶,足不出户就让西瓜水果、零食送上门。

既然奶茶、西瓜、零食可以每天上门,那么顺便搭个充电线、指甲刀、袜子、卫生巾、卫生纸、牙膏、成人用品、内裤、感冒药一起送过来,门槛又在哪里呢?

答案是,没有门槛。

高频的刚性需求,会顺便带动低频的其他需求。

~即时打延时:

这是美团的新逻辑。

你未来会习惯有一个外卖员,或者无人机,无论什么东西什么途径,在30分钟内把你现在就需要的商品,送到你的手上。

这种爽快的感觉,比之前网购那种“低价+延时”的感觉,更爽,更直接,虽然更贵。

因为你的充电线坏了,你会真的希望30分钟内,就得到一根崭新的充电线,而不是网购一条便宜的充电线,然后等上一两天,甚至两三天。

所以表面上看,是京东和阿里在向美团发起进攻,其实只是战术上的进攻。

而在整个战略态势上,是美团在向他们发起的进攻。

就像在整个地缘政治格局上,你感觉美国人每天都要挑中国的刺,每天要找中国的茬,其实他们只是在做战术上的进攻。在战略态势上,是中国在进攻,在蚕食美国人的战略地盘,在颠覆美国人主导的世界秩序,攫取本来属于他们的超额利润。

所以美国人必须“急”,因为战略上在“失地”,必须在战术上疯狂进攻,找补回来。

好好体会这种感觉,好好体会美国人的无奈。

现在开始,体会京东和阿里的无奈,体会他们在战略上的被动。

理解他们为什么要孤注一掷开始搞外卖,搞即时零售。

美团的闪购,在真正动摇整个电商行业的根基。

未来的电商领域,要么是“极致低价+延时”的模式,类似拼多多这样的,把运营效率发挥到极致,要用极高的人效,极低的成本,去给消费者提供极致的低价。

对消费者来说,我可以等,但你得足够便宜。

要么是“相对高价+即时”的模式,是现在美团正在做的,也是京东和阿里希望赶快跟上的,对于后两家来说,低价、高效拼不过PDD,那么再不行动,就要在高价区间把美团挤压致死。

对消费者来说,我现在就要,但价格不能太离谱。

所以京东要做外卖,同时依靠京东物流旧有的力量,阿里也要赶紧拉着饿了么参与进来。

以上是大逻辑。

接下来讲点儿具体的数据:

7月14日,淘宝+饿了么订单量破了8000万的新高,闪购日活用户突破2亿,周环比增长15%,淘宝闪购的6月份订单量环比增长了150%,骑手数量同比增长了78%,其中众包骑手增长了120%。

以上是阿里的数据。

美团这边儿,7月12日即时零售日订单量超过1.5亿,拼好饭单量3500万,神抢手单量5000万,7月对比6月,骑手的人均日单量增长了33%,单日收入增长111%,餐饮商家的订单量比日常时段增长了65%,平均送达时间是34分钟,提供24小时服务的线上门店数同比增长48%。

这些战果,我不一一列举了,京东的战报也可以去京东那里关注。

可以看出,钱烧进去了,需求真的可以被激发出来。

以上这些其实不影响投资美团的大逻辑。

未来三家,美团、京东、阿里,谁是赢家,谁是输家?

不重要,虽然现在相对看好美团。

未来很有可能是三家共同撬动起另一个万亿、十万亿级的,线上线下结合的零售大市场,分食的是那些线下商家的利益。

讲到这里,又容易让普通人反感了,又要回到普通人和资本斗争那一套了。

但这是普通人的叙事,我们股民朋友买股,一定不能陷入普通人的叙事逻辑,不要随意被网上那些偏激的观点煽动。

2、外卖是个什么样的行业买一家公司,一定要看具体的细节。

只有真正理解细节,才能不被网上那些乌七八糟的信息带跑偏,这也是一个理性投资人的必备素质。

别人说什么不重要,自己的研究和理解,尊重客观事实的态度最重要。

比如前一段时间互联网上对美团口诛笔伐,大家骂的点是什么?大众对美团的怨气来自哪里?

比如很多人说美团在“剥削”外卖员,在压榨骑手,真实的情况是怎样的?

这些问题,最好是自己去考察,自己想明白。

因为美团庞大的,占比70%以上的外卖员队伍,是美团绝对的核心竞争力,所以把骑手队伍的情况摸清楚,是非常必要的。

就像你要了解保险行业,保险代理人队伍的情况你必须懂,你看到一家保险公司现在的代理人队伍只有四五十万,而几年以前它的代理人队伍分明高达一百多万,这些脱退的代理人去哪儿了?

为了搞明白骑手的问题,我找了很多资料,去了解普通骑手具体的生活和收入。

以下是一些我了解到的基本信息,供大家参考。

骑手分为众包骑手和专送骑手。

简单地说,众包骑手你可以理解为是临时工,接单更自由,甚至可以同时送几个平台。

而专送骑手,可以理解为是“相对正式”的平台员工,但是对出勤率,上下班的时间点,总工作时间,都有考核,收入也更有保障,会给交社保。

系统的派单机制,针对众包和专送也会有差异,这个是肯定的,你忠诚于一个平台,那么平台的资源自然会倾斜于你。

骑手大多来自于社会底层,有很多失业的,无收入的,吃不起饭的人,是临时工作的一种很好过渡。

你可以认为,是外卖平台在“压榨”骑手,也可以理解为,是外卖平台提供了一种低门槛的就业岗位,给了很多普通人生计。

外卖平台会设置一个一个“站点”,雇佣站长,管理骑手,教新入职的骑手怎么跑外卖。

没错,跑外卖也是一门技术,新手外卖员,和老手外卖员,收入差距可能在一倍以上。

站点的骑手,本身是很充足的,但站点会继续招聘,骑手越多,骑手之间的竞争越激烈。

对于平台来说,骑手越多,每单支付的成本可能从6元降低到4元。

此时平台变为强势一方,骑手相对弱势,骑手感觉被压榨。

比如阶梯奖这个东西。

跑单量越多,拿到的阶梯奖励越多,你可以理解为,你跑300单,是第一个阶梯,到300-600单的时候,你每一单赚的钱会比前300单更多,而600-900单是另一个阶梯,每单佣金也会递增,平台通过这样的方式,对外卖员进行绑定。

积极的人会认为是多劳多得,而消极的人肯定会理解为是一种控制。

但骑手多了以后,每个人拿到更高额阶梯奖的概率,确实是大幅下降了。

中国现在的外卖员数量,应该已经超过了1000万,而如果未来增长到1500万,你可以认为京东、阿里、美团们支付给每个骑手的成本,也将大幅下降。

经济萧条,失业率上升,导致大量的失业人员涌入骑手队伍,反而会增加平台的盈利。

所以平台和骑手,在关系上是有点对立的。

骑手队伍流动性极大,每天都有大量的人在进进出出,骂平台很容易引起多数骑手的心理共鸣。

再加上“外卖+闪购”,侵蚀的是大量实体店商家的利益,断人财路,犹如X人父母。

实体商家+骑手队伍一起骂平台,这些情绪会迅速发酵,很容易形成一个又一个负面舆情。

但没了美团,也会出现丑团,没了京东,会出现京西。

本质上是新经济对旧经济的替代过程中,出现的一种不可避免的矛盾。

骑手到底能赚多少钱?

以下是我在公开平台采集到的数据,基本真实。

注意,前面的骑手收入较高,是老骑手,是优秀骑手,后面的是新手,或者是低线城市的,菜鸟骑手。

骑手之间,收入差距也很大。

案例1:

坐标杭州,今年3月跑了1401单,是老骑手(带着6个徒弟,有补贴),总收入11300元,电池成本扣除270元,实际到手11030元,每送一单赚7.87元。

案例2:

北京,今年5月跑了2045单,专送骑手,是一个站点的“单王”,也就是单月送得最多的人,有全勤奖,月收入19613元,装备和车辆扣除528元,实际到手19085元,单均9.33元。

接下来我会简略记录,反正就是城市、月份、单量、是否为专送还是众包,总收入、单均收入这些信息。

案例3:

武汉,6月份,1562单,众包,全勤,总收入10207元,单均6.53元。

案例4:

北京,6月份,这是一位00后的站点单王,专送,2170单,目测这位是外卖员的收入天花板,全勤,满星服务,总收入20302元,单均9.35元。

案例5:

吉林延吉,5月份,全勤,5月跑了31天,一天没休,2097单,满星服务,无差评,到手16656,单均7.94元。

注意,以上这些都属于最厉害的那部分骑手,是跑得很熟练,很会跑的,收入最高的骑手。

接下来的是那些比较普通的骑手,骑手中的大多数。

案例6:

杭州,2月份,女骑手,专送,1103单,全勤,总收入7850.54元,每单均价7.11元。

案例7:

四川不知名小城,6月份,老骑手,每天跑10小时,30天全勤,1350单,总公里数2800多公里,全勤奖+无超时,只有一个差评,到手7600元,单均5.62元。

案例8:

上海,新手,学生,暑假工,租车+换电花了1000,这是个刚入行的学生,被中介坑了,一天只能跑25单,实际到手一个月只有4000,单均不到6块。

案例9:

成都,以下五位取自对某个骑手宿舍的真实采访,包含了好几个案例,都是专送骑手。

一号骑手,从业3个月,每月6000,每天跑10~12小时。

二号骑手,从业10个月,每月6000,上个月945单,每天跑12小时。

三号骑手,从业3个月,每月7100,每天跑10~12小时。

四号骑手,从业9个月,每月9000多,每天跑9小时。

五号骑手,从业6个月,每月7000多,每天跑8~10小时。

案例10:

江苏淮安,低线城市,取自对站长的采访,他分析了站点内的收入数据。

这个站长把骑手分为了几个层次:

月入过万的,这部分人属于脑子好,又能吃苦的,占比只有1%。

月入8000以上的,比较会送单,能吃苦,占比约10%。

而绝大多数人,80%的骑手,月收入在5000元左右。

看到这里其实就能明白,骑手这个职业并不好干,也要动脑子,你很会规划路线,能很熟悉地找到商家和住户,配送效率就会很高,平台就可能一次给你派送好几个顺路单,激励你,收入会越来越高。

而那些不愿意研究和琢磨,只是机械性地去跑单的骑手,收入就很一般。

但是聪明人就能看得出来,这工作上限极低,你就是再规划得好,脑子动得再快,20000元一个月的收入撑死了,所以很多聪明的骑手开始发展出了副业,拍短视频,靠流量挣钱。

这样的人,毕竟是少数,大多数骑手就是辛辛苦苦挣个5000-6000。

所以骑手、外卖员这个职业,是一个门槛极低,能保证下限,但是上限很低,很卷的职业,只能作为过渡,或者是习惯了躺平,不爱动脑的人。

OK,以上就是美团最核心的优势,中国最庞大的骑手队伍的基本情况。

而从千团大战和外卖大战中胜出的美团,核心竞争力也是如何高效地管理这么大一个,数量庞大的骑手队伍。

这篇内容,有宏观的,企业老板的战略视角,也有微观的,基层外卖员的视角。

想把投资搞好,这两种视角缺一不可。

分享给大家,也是我在投资中的一点思考。

美团已经建立了一部分观察仓,小有盈利,这个公司我会持续观察。

目前覆盖的科网公司,有腾讯、快手、PDD、美团、贝壳,如果小米也算一个的话,一共六家。

点个关注,分享更多投资干货!

我的核心持仓之:快手、拼多多

!@@今日话题

$美团-W(03690)$ $快手-W(01024)$ $京东(JD)$

相关拼贴

365bet手机版下载 网络流日志

网络流日志

📅 07-10 👀 8307
365bet提款要多久 瑞典VS韩国赔率解析:瑞典稍占优势 平局赔率低
365bet提款要多久 快排为什么一定要从右边开始?